您的位置:

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2023-05-24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外,BI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运维领域。在这个方面,BIM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建筑集成平台,将所有有关建筑设备、维护记录、空间布置、物资储备等相关信息保存在一个位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和管理。

通过使用BIM技术,在建筑运维领域中可以实现以下优势:

空间管理

空间管理主要用于照明、消防等系统和设备的空间定位。获取各系统和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将原始编号或文本表示转换为三维图形位置,直观方便查找。如通过RFID获取建筑物的安全位置;消防报警时,快速定位BIM模型上的位置,检查周围的疏散通道和重要设备。其次,可视化应用于内部空间设施。

二维图纸和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手册中存在着传统的建筑业信息。需要使用时,专业人员会自行查找和理解信息,然后决定对建筑进行适当的行动。使用BIM将建立一个可视化的三维模型,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从模型中获取调用。装修时,可迅速获得不能拆除的管道、承重墙等建筑构件的相关属性。在软件研发方面,Autodesk创建的基于DWF技术平台的空间管理可以发布和传输设计信息,而不丢失重要数据,接收方也不了解原设计软件。在这个系统中,AutodeskFMDesktop可以读取Revit发布的DWF文件,并且可以自动识别空间和房间数据,而FMDesktop用户不需要了解Revit软件产品,使企业不再依赖劳动密集型、手工创建多线段的过程。设施管理员利用DWF技术将协调的可靠空间和房间数据从Revit建筑信息模型迁移到AutodeskFMDesktop。然后,生成带有彩色图片的特殊房间报告,以及带有房间号、面积、居民名称等的平面图。——在搬到墙上之前,没有必要联系建筑师。DWF还可以帮助将更新的信息返回到建筑师的Revit建筑信息模型中。 

设施管理    

在设施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设施的装修、空间规划和维护操作。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NIST)2004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业主和运营商在持续设施运行和维护方面的成本几乎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统计反映了设施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繁琐耗时,如手动更新住房报告;通过计算天花板瓷砖的数量和收费空间的面积;通过查找大量的建筑文件,找到热水器的维护手册。BIM技术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协调、可计算的建设项目信息,因此该信息值得共享和重复使用,业主和运营商可以减少缺乏相互操作造成的成本损失。此外,还可以远程控制重要设备。通过RFID等技术,将原商业地产中独立运行的各种设备汇总到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为业主更好的运维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设施管理在地铁运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大型医院、机场、工厂等一些现代化程度高、需要大量高新技术的建筑。

 

 隐蔽工程管理    

在建筑设计阶段,施工单位不注意一些隐蔽的管道信息,或者这些信息可能在某个角落,只有少数人知道。特别是随着建筑使用寿命的增加,人员更换频繁,这些安全风险越来越突出,有时直接导致悲剧。例如,2010年南京一家废塑料厂拆除时,由于对隐蔽管道信息了解不全,工人意外切断了埋在地下的管道,引起了剧烈的爆炸,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基于BIM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可以管理复杂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排水管、网线、电线及相关管井,并可以直接在图纸上获得相对位置关系。重建或二次装修时,可避免现有管网位置,便于管网维护、设备更换和定位。内部相关人员可以随时共享这些电子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应急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管理不会有盲点。作为人流聚集区,公共建筑、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响应能力非常重要。传统的突发事件处理只注重响应和救援,突发事件的管理包括预防、报警和处理。以消防事件为例,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喷雾传感器传感信息;如果发生火灾事故,火灾报警会自动触发火灾报警,在商业广场的BIM信息模型界面;火灾区域的三维位置和房间准备立即显示;控制中心可以及时查询环境,并提供重要的信息控制。  

节能减排管理    

通过BIM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日常能源管理监控变得更加方便。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电表、水表、煤气表后,可以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定时定点上传等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系统还可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远程监测,分析房间内的实时温湿度变化,配合节能运行管理。在管理系统中可以及时收集所有能源信息,并且通过开发的能源管理功能模块,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自动统计分析,比如各区域,各户主的每日用电量,每周用电量等,并对异常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警告或者标识。

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正在有计划地推出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运营商在耗电量大的空调设备上加装控制模块,透过网络通讯将空调设备的运转信息收集至节能管理统一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产出空调设施优化控制策略,同时使用者可透过平台进行空调设备操控管理,同时,亦监测空调设备每天24小时的运转状况,一旦侦测发现异常,可立即发出告警通知,以利于管理者维修处理。在客户空调系统的负载端设备(如分离式冷气、空调箱等)及外气引进装置加装控制设备,同时在空调环境内加装环境感知组件来侦测环境状况(温度、湿度、CO2浓度等),透过对环境状况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由节能管理统一平台自动将空调系统的负载端设备进行自动调控,将空调环境的温、湿度及CO2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下,避免因不当的人为控制导致环境过冷或过热,让使用者能充分享受一个自动调控且舒适的空调环境。       

BIM技术应用于运维管理的展望    

鉴于BIM技术的重要性,我国从“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已经开始了对BIM技术相关研究的支持。经过多年发展,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在设施维护中的应用案例并不多,尚未被广泛应用。但相关专家一致认为,在运维阶段,BIM技术需求非常大,尤其是对于商业地产的运维将创造巨大的价值。随着这几年物联网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在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已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及相关标准。我们相信将物联网技术和BIM技术相融合,并引入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阶段,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