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降碳节能增效的未来建筑

2023-02-08

关键字:碳中和,碳达峰,建筑节能减排,绿色建筑

 

疫情的暴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整个建筑节能行业的思考。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力度越来越大,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智能建筑、节能建筑。随着物联网和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深入结合,将直接实现节能减排和减轻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力提升办公和居住舒适程度,真正实现智慧建筑和绿色建筑。

 

 

一、物联网+建筑节能的运作模式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能源管理,物联网+建筑节能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和建筑业主协商,业主将相关节能项目交于节能服务公司来整体运营,整体负责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维护、能源需求评估等工作环节,通过控制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和管理节能等途径,用系统管理方法和工具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并在线监控建筑内各区域能耗情况,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能耗特点,提供定制化节能服务方案,不断优化系统运营模式。

 

二、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好处

1.将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建筑,就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建筑艺术及现代控制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安全、舒适、高效、灵活、便利的居住及办公环境。

2.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体系中,能让自然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优化能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在节能应用方面,物联网技术比其他传统技术具有感知范围更加广泛、数据采集更加精准、预警模型更加科学、适时监控更加及时、控制手段更加灵活、数据挖掘更加深入等特点。

 

三、节能降碳,双管齐下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最大的节能潜力将会是在建筑节能领域,通过有效的能效管理,可节约40%以上的能源成本。2030年之前建筑节能将贡献中国节能总额70%-80%。目前中国建筑节能是产业扶持力度大、市场需求旺盛、行业估值溢价高。

而建筑领域为我国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那么,智能建筑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节能降碳呢?

 

1.建筑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整个建筑的各个子系统有机整合,兼顾各子系统和整体系统,改善系统运行品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行管理劳动强,节省运行能耗的作用

 

2.能耗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搭建的建筑能耗系统,利用实际能耗数据建立能效仿真模型,通过实时寻优运算,获得当前的最优化运行策略,并将控制指令下发控制系统,最快速帮助业主全面实现自身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化、可视化和可操作性。 

 

3.远程监测

业主可以通过远程节能监测平台,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访问节能系统,实时掌握建筑能源系统实时能耗,监测室外实时气温,记录并形成环境温湿度、系统设备流量、功率时间曲线,进行节能智能分析和决策。特别是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机电系统这三个能耗大户来说,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按需使用,既提升了建筑内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使用舒适性,同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建筑领域推行高标准的节能技术,是目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物联网与建筑节能技术的逐步融合,大大提升了节能降碳效果。